
深圳海关推21条“硬措施”优化口岸营商环境
近日,深圳海关推出 21 条优化口岸营商环境重点工作措施,聚焦市场主体发展,提升口岸 " 软实力 "。
作为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,深圳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。《2021 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》将深圳评为 " 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 " 第一名。深圳海关推出的 " 两步申报 "" 集中申报 "" 两段准入 " 等改革,深度聚焦企业多元化通关需求,压缩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显著。据统计,2021 年底,深圳关区进、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 5.05 小时、0.73 小时,较 2017 年分别压缩 80.58%、93.84%。
此次措施创新推出 " 海空港畅流计划 ",通过开通 " 海上快线 "、援港铁路班列等项目,积极打造供港生活物资 " 水运快线 ",缓解深港陆路运输压力。
据了解,支持海吉星农产品食品 " 出口前置 " 监管服务平台建设、简化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流程、推进第三方商品检验结果采信等措施的推出,实现了海关 " 口岸 + 属地 "" 内部 + 外部 " 的联动,大幅简化了外贸企业办事流程,提高了办事效率。
此外,深圳海关还计划今年在文锦渡口岸试点建设通关服务中心,整合通关业务办理窗口,实现通关业务 " 一口对外 "" 一站式 " 办理。今年 1 月 1 日,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正式生效实施,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起航。为及时响应政策,做好相关配套。措施特别提出将 RCEP 原产地证书纳入 " 智能审核 " 模式,实现证书智能 " 秒批 ",用科技赋能,助力深圳企业抢抓 RCEP 协定实施新机遇,快速拓展市场。
据深圳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,2022 年深圳海关将依托这 21 项措施,聚焦外贸企业的关切 " 精准发力 ",从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入手,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办实事、解难题,不断提升深圳市口岸营商环境建设水平。